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福州工商学院前身为2002年创办的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办学伊始就是实施全日制本科为起点的独立学院,在建设发展中共享母体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与师资力量,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福州工商学院。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为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学校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秉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文化铸校”的治校方略,以向学、向善、向上为校风,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现设有工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云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现有3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法、艺、教等7个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近1.4万人,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和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等。有专兼职教师800多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超过50%,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超过80%。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成果显著。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一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课程、省级应用型学科、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软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级本科实验教学团队等。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50项;省级教改项目30项,其中重大教改10项;福建省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教师累计承担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科研课题400多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州市“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等;近年来,教师在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和专业教材70余部,获批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件等。
  学校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主动融入福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发展战略,设置福建省首个“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与省内重点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文旅融合研究中心、数字乡村研究中心、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等。与永泰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福州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联合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实训室等;现建有“网龙网络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学院”“康旅产业学院”“数智五金服务产业学院”“乡村旅游供应链产业学院”“数字人居▪智慧营造现代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坚朗知行订单班”、与武夷山岩茗苑茶叶有限公司开展“茶旅订单班”等;共建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300多个。通过产教融合、校企政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不断打造育人特色平台。建成4000多平方米的青云三创中心,获批福建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近三年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学科专业竞赛等累计获奖140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近600项。立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百余项。学生发表论文百余篇,法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总体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现有31个学生社团,学生宿舍设施齐全,“一站式社区”服务周到。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获批国家外专局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与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及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建立合作,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开展学分互认及推荐优秀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等。
  学校毗邻福州市高新区和大学城,拥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坐落于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园林式校园”的美誉,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方广岩,大樟溪支流穿校而过,山水相映成辉,校园香樟成行,月季满园,鸟语花香,园林式校园绿化率超过70%。校园现有占地面积1600多亩,建有1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室内综合体育馆,拥有3000个座位的综合篮球馆、50米8泳道标准室内游泳馆、400米标准田径场等运动场所。馆藏纸质图书140万册,万兆光纤覆盖校园,千兆光纤进入楼宇,百兆光纤接入桌面,教学管理实现可视化和智能化。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百强志愿组织”、福建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三十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党建工作案例入选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建校20多年来,累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业人才近4万人,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人民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在线、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业绩和发展经验。
  从这里出发,学校正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力回答好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福工商何为的时代答卷。

 
(数据截止到2025年4月)